首页 抖音真文案网文章正文

西汉皇帝顺序(西汉的帝王顺序)

抖音真文案网 2022年07月26日 17:03 147 admin

西汉皇帝刘彻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妃子李夫人不幸早夭,刘彻思念不已。当地有一个叫少翁的称能将李夫人的灵魂招来,汉武帝便降旨准他招魂。少翁用纸剪了李夫人的影像,到了夜晚在一顶方帐中点起灯烛,映出了像李夫人真人一样的影像,汉武帝在另一帐中远远看见,更加悲切,遂赋诗曰:“是耶非耶,立而望之,翩何姗姗其来迟?”这便是中国剪纸最早的雏形。以后,这种手法流传于民间,于是就产生了皮影戏。

西汉皇帝顺序(西汉的帝王顺序)

剪纸艺术的产生,和其它任何民间艺术形式的产生一样,都是由于先世艺术的滥觞、传统民俗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据考古发掘资料证明,在定型的剪纸艺术之前,就已经有人将金银箔、皮革和丝织物进行镂空而成为剪纸的最早形态。从考古学家发掘的保存基本完好的剪纸作品来看,要数1959年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发掘的《对马团花》、《对猴团花》、《八角形团花》等剪纸样品了。这些样品是从南北朝时期的古墓葬中挖掘出来的,其技法是采用折剪的方法剪成,在艺术技巧上已显得成熟。到唐代,剪纸进一步发展,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有:“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幡,或悬于佳人之首……”李商隐《人日》诗中有:“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句。从宋朝开始有剪纸艺人出现的记载,如周密《志雅堂杂钞》:“向旧天都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严州建德县志》记曰:“林文耀,中年失明,乃剪纸为字,势飞动若龙蛇,点画不差毫发,室人装潢成轴,易薪米自给,人称之曰‘林剪’。”之后,民间剪纸从彩陶、青铜艺术中汲取意象手法后,打破了具像剪影的局限,开始运用虚构、想象、拼合、寄寓、夸张、装饰等浪漫主义方法表现物象,给具像剪影手法增添了强大的生命活力,弥补和丰富了具像剪影手法的不足,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概括简练、形神兼备、装饰强烈的艺术,又由于工具材料的特殊,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历经数代而不衰。直到近代,魅力常在。

齐秀花剪纸《猫趣》

剪纸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个实用性最强、工艺手段最简单、流传最广的民间艺术品种。她与生活、民俗紧密相连,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一双巧手,一把剪刀,几张彩纸,便可随心所欲地剪出各种寄寓向往和美好追求的花样图案来,流传到千家万户。

素有“九穴五龙之抱流、西砾东岗之叠嶂”之称的高密,以“南挹九岭之秀、北瞰古城之雄”的优越地理条件,哺育了勤劳智慧的高密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密民间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自立于中国民间艺术之林。

西汉皇帝顺序(西汉的帝王顺序)

高密民间剪纸历史悠久,剪纸艺人遍布千家万户。在艺术上运用了对立统一的手法,块与线组成黑、白、灰色调,相互衬托,对比强烈,富有韵律感;线条刚劲挺拔,有浓重的金石味;造型稚拙粗犷而不呆板,夸张变形而不失真,粗犷中见清秀,稚拙中藏精巧,托在手上有一种扎人又爱不释手的感觉,以其独特的风格有别于其它民间剪纸,备受专家青睐和人们的喜爱。1984年,高密民间剪纸晋京展出,进一步确立了在中国民间剪纸界的地位。1993年,高密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剪纸之乡”称号。之后,有数名高密剪纸女应邀出国表演,被誉为“中国魔剪”,不少艺术院校的学生专程到高密学习高密剪纸。一些国内外专家、友人也慕名到高密研究高密剪纸,高密剪纸已饮誉海内外。

展开全文

高密地处胶东半岛,属龙山文化,早在5000多年以前,就有氏族部落在这里繁衍生息。这正是氏族社会图腾艺术繁盛的时期,图腾艺术中的物象开始以图案的形式显示意的寄寓,具像手法开始转向意象手法,从而出现了简练夸张的锯齿纹、月牙纹、水波纹、弧形线、弦线、圆点等表现手法。高密剪纸最早作为胶东剪纸的一个派系,已经初步具备了细腻的风格。汉以后,由于时代的变迁,战争的频繁,特别是明洪武初年,大批移民从山西、河南、河北、江南等地汇集高密,并在高密保持了相对稳定,人们安居乐业,也使高密民间剪纸艺术得以繁荣发展。这些移民大多是一个村一户人家或亲戚几个由官方迁移而来,这些人中不乏能工巧匠,工于剪纸的人不少。因此,河北剪纸的浑厚、山西剪纸的粗犷、江南剪纸的清秀细腻传到了高密。通过互相交往、交流、借鉴、学习,各地的剪纸艺术逐步渗入到高密剪纸艺术之中,融南糅北,兼收并蓄,形成了高密剪纸的独特艺术风格。

另外,高密的民间习俗对高密剪纸的风格形成、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春节,在劳动人民心目中,是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贴剪纸,从影壁墙上的“福”字灯,到天棚顶上的顶棚花,窗户棱上的窗花、角花,窗户顶上的“斗鸡”(“斗吉”谐音),馒头上的馒头花,鞋垫上的鞋花,门顶上的“过门笺”等,无处不有。还有青年男女定亲、结婚,孩子过满月过“百岁”等,剪纸都派上了大用场。这样,这个村的剪纸就传到了另一个村,又发展了另一个村的剪纸风格。高密剪纸就是这样在互相学习、互相流传、互相借鉴、互相提高中不断发展起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可以说,高密剪纸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发挥作用的结果。从分布在高密周围邻地的汉墓室壁画、画像砖和画像石中所展示的艺术造型来看,它们都极讲究动感,讲究神似,纯真拙朴,不求细节,这与高密剪纸在造型上所讲求的稚拙淳朴是一脉相承的。

高密剪纸以精巧的构思见长,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既忠实于自然,又不拘泥于自然。有时又聪明地违反常规,巧妙运用独特手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如传统剪纸作品“笼上蝈蝈”,生活中,蝈蝈都是养在笼子里的,可高密剪纸艺人却大胆地将蝈蝈放出来,看上去,一只体重如牛的蝈蝈,用一双坚硬的后腿紧紧钩在一只精细乖巧的笼子上,双须前翘,二目圆睁,宛如猛虎卧山岗。整幅画面,黑、白、灰对比强烈,笼子玲珑剔透,蝈蝈粗犷豪放,两者相映成趣,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人们渴望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这作品又是出自旧社会的农家女之手,便更有了一种迫切希望妇女解放的思想在里边。

高密剪纸造型稚拙,风格淳朴,线条刚劲挺拔,金石味甚浓。这是高密剪纸区别于其它地区剪纸的重要特征。“八仙”是全国剪纸艺人乐于表现的重要题材,表现形式也各地不一。高密剪纸“八仙”一别其它剪纸“八仙”的风格而独具特色。那像鱼纹、网纹一样的细线组成的金石一样挺拔而又轻柔的衣饰,那黑黑的脸膛上神情各异的人物形象,那浓重的衣,飘逸的云,翩翩的形态,出神入化。既不像江南剪纸“八仙”那样纯以轻柔的细线、手绘式的五官来表现“八仙”人物,看上去玲珑剔透;也不像河北剪纸“八仙”那样以块面为主,只求整体轮廓,而无细部刻画,看上去浑厚粗犷;又不像山西剪纸“八仙”那样有刀劈斧凿之感。高密剪纸“八仙”有种巧夺天工、强烈醒目而又耐人寻味的美感。

高密剪纸除了具有浓重的金石味之外,还有一种韵味。线条布局有笔墨情趣,一把花剪如一支笔,剪出的作品有“豁出去”之挥运美。那长长的“老鼠娶亲”队伍,看上去似一幅国画长卷,浩浩荡荡,气势不凡。旗、牌、伞、扇、吹、打、乐、舞、笙、管、琴、箫,好不威风。顺序全是用民间习俗结婚仪仗而排列的,又故意强化了隆重,像皇家嫁女一样。民俗的作用和老百姓的向往可见一斑。

剪纸福

高密剪纸在形象刻画上注重夸张而不失真,善于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心中的形象。如“霸王出世”,那凶猛的老虎不再是虎视眈眈,而是一个充满母爱的形象。老虎细心侍弄着刚出世的“小霸王”,那虎仔懂事地躲在母亲胸前,笑吟吟地吸吮自己母亲的乳汁。这种变凶恶为善良的美好向往和惊人的拟人手法,让人叹为观止。牛的形象在剪纸艺人手中信手可得,高密的剪纸牛却又风格迥异。她们抓住了牛那像虎一样的外形之后,又巧妙地运用砖砌纹装饰牛的嘴巴,再用大小旋涡形风动纹与周身整齐的锯齿毛发形成动与静的强烈对比,活生生地表现出一个人们所崇拜的牛的形象。更值得一提的是,高密的剪纸牛夸张得恰到好处,正面的牛只有两条腿,像人一样站立着,像一座山一样,拟人的手法令人叫绝。如果说,高密的扑灰年画的代表作是“姑嫂闲话”、“踢毽子”,聂家庄泥塑的代表作是“叫虎”、“叫猴”,那么高密剪纸的代表作就是“牛”、“蝈蝈”、“老虎”和“老鼠嫁女”。1996年的牛年生肖邮票就出自高密剪纸女之手。高密的剪纸“老鼠嫁女”还上过《人民日报》(海外版)。“笼上蝈蝈”更是被多家国内外报刊介绍,深得专家喜爱。再如高密剪纸“梅花鹿”,村姑把它打扮得花枝招展,梅花居然长在了鹿背上,立意不可谓不奇,构思不可谓不妙,构图不可谓不美。就是这样一个并不复杂的画面,生动地表现了梅花鹿在觅食之后,轻松愉快、无忧无虑、消闲游逛的神态,极精妙地表达了村姑们对自由生活的小鹿们的倾慕。

对民间艺术的抢救挖掘继承发展,高密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高密文化部门的有识之士就开始了积极的抢救挖掘工作,组织大批人员在高密境内乃至周边县市进行了刮篦子一样的挖掘征集,几年时间征得16个门类近3000件传统民艺作品,又组织举办了6期专门学习班,进行专门研究、临摹、复制,办起了琳琅满目的民艺展览,引起了省和北京的民艺专家的极大关注,他们认为高密办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积极向全省和全国推广,这就有了1984年的高密民间艺术的晋京展览。从此,高密民间艺术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近些年来,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扩大,各级对民间文化的重视,高密民间艺术进入了又一个辉煌时期。可以说,政策的开放将民间艺术推向了市场,对外文化交流给民间艺术拓宽了渠道,对外交往为民间艺术提供了用武之地,文化产业的兴起壮大了民间艺术的规模。

从目前的现状看,高密民间艺术的发展态势虽已呈现出蓄势待发的新局面。然而,从长远看,从深层次想,这个发展前景尚不乐观。可以说,兴旺与危机并存,可喜与担忧相伴。这里,有几个可怕的现象值得重视:一是拉大旗做虎皮,沽名钓誉谋私利;二是只把已负盛名的民间艺术当作“敲门砖”,不求继承发展;三是粗制滥造,以次充好;四是不按艺术规律办事,只顾眼前利益,不加深究,招摇过市;五是民间艺人各行其是,没有权威的研究部门给予指导,每况愈下;六是流通渠道不畅通,短期行为严重。凡此种种,势必影响和阻碍民间艺术的健康发展,长此下去,高密“三绝”就不成其为“绝”了。以剪纸为例,就风格而言,本来是以“稚拙精巧、金石味浓”而著称于世的,正因为有别于其它地区的剪纸才有了自己的特色和艺术价值。可现在有不少的“高密剪纸”已背离了这个宗旨。有的剪得像画,有的粗制滥造,完全没了金石味。

诚然,中国剪纸品种多样,流派纷呈,吸收借鉴本无可厚非。但要发扬光大,创出品牌,就要保持地方特色,恪守传统,发扬精髓,继承创新。否则,千篇一律,就失掉了地方优势,创造不出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民间艺术在民间的市场越来越小,国外市场前景也不容乐观。只有在发扬优秀传统艺术风格的基础上研究创新,才能树立品牌,叫响品牌。同时要增强政府行为,走产业化道路,请专家支招,搞好包装,提升品位,加大营销力度,拓宽市场渠道,高密民间艺术才能继续繁荣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

我们期待着这个新局面尽快到来。

(魏修良)

发表评论

陕ICP备2022006270号-1 网站地图 抖音真文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