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真文案网文章正文

格物的意思(意诚格物的意思)

抖音真文案网 2022年07月27日 02:36 175 admin

作者简介

万献初,文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长,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典籍整理与研究中心办主任,湖北省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为《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编委、《中华大典•音韵分典》副主编、主持编撰完成“近代音总部”。著有《古代汉语》、《音韵学要略》、《汉语构词论》等著作。

新浪博友:请教万老师一个问题,理学“格物致知”的“格物”究竟是什么意思?曾听一位讲哲学的先生讲:格物,就是把“物”放进思想中各自应该在的“格子”里。觉得比较形象、新鲜,但还是不能放心。请万老师从文字学的角度给个踏实的说法。

讨论:这是个很难的问题,试着讨论吧。“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一般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规律而获得知识”。

展开全文

格物的意思(意诚格物的意思)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这里“格物”的“格”本是“各”,“各”是客人脚趾向主人居所走来,故训“至也、来也”,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各,古格字,故从夊。夊有至义,亦有止义;格训为至,亦训为止矣”。

《尔雅•释诂》“格,至也”,《释言》“格,来也”,《礼记•月令》“则蝗虫为灾,暴风来格”郑玄注:“格,至也。”

格物的意思(意诚格物的意思)

“各”又作“彳各”,《方言》卷一“彳各,至也”郭璞注“古格字”,则“各-彳各、格”为古今字,“彳各-格”为通用字,就“到达”义而言,从“彳”(半边路)比从“木”更合造字本义。然经典习惯用“格”。

“致知”的“致”本是“至”,“至”本义是来到、到达,《说文•夊部》“致,送诣也,从夊从至”,则“至”是自动的“来到、达到”,“致”是使动的“送到、使到达”。

“格物”与“致知”是对等结构,是两个使动式动宾短语的对列。“致知”是“使知至”,“格物”就是“使物格”。由字形、词义分析可知,“格”即“各”也就是“来、至”,所以“格物”就是“使物至”。

用哲学的话语表述,“格物致知”就是“使物来而使知至”,也就是“使事物的真实影像映射到你的大脑中,从而使正确的知识来到你心里”。

人是认识的主体,从客体的角度而言,是主体的人使客体的“物、知”达到人心里;从主体的角度而言,是主体的人去推究事物的原理、规律而获取相关的知识。

明王鏊《震泽长语•经传》:“盖知物之本末始终,而造能得之地,是格物之义也。”因而,清末引进西方的自然科学,就称为“格物”或“格致”之学。

如严复《原强》:“二百年来,西洋自测算、格物之学大行,制作之精,实为亘古所未有。”因是探求事物之原理,现代改称“物理学”。

至于将“格物”解释成把物象放进大脑相应的“格子”里,大意不一定错,正确体认事物,就是要把各类事物的影像放到大脑相应的正确位置上,不能乱了类别呀。

当然,这样讲有望文生义之嫌,因为“格物”的“格”不是“格子”而是“各”,是动词训“至、来”而不是名词。“格”本是树木的长枝条,所以字形从木,《说文•木部》“格,木长皃,从木各声”,又指张网用的长木桩,再指用木条搭建分隔搁置物件的架子,《字汇•木部》“格,庋格,凡书架、仓架皆曰格”,再通指木栅栏。

因这类架、栏多有分隔,引申动词有“搁置、分隔、限制、阻止、法度、规正”等义,作名词有“格子”义。“格”有“格子”义不会早于宋代,故“格物”与“格子”实在没什么关系。

至于“各”由动词“至”的本义派生虚词“各别”义,时代则较早,《说文•口部》“各,异辞也”。只是“格物”未用“异”义。

(来源于万献初的博客)

明伦书院minglun366

读书论道 游历天下

热线电话:4008-389-366

国学网站:www.minglunshuyuan.cn

游学网站:www.chongzousilu.com

发表评论

陕ICP备2022006270号-1 网站地图 抖音真文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