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真文案网文章正文

左翼和右翼(中国左翼和右翼)

抖音真文案网 2022年08月20日 16:12 243 admin

8月14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表战后70周年谈话,仅以回顾历届内阁历史认识的方式间接提及“反省”和“道歉”,并宣称战后出生的日本人不必肩负“谢罪的宿命”。 新华社记者马平摄。

文| 亚太日报特约记者张宁

日本曾设置诸多假想敌,其中包括中国。但它没有看到,自己真正的敌人是不断右倾化的政治生态。

政治右倾化,使它继续奉行实力为王的外交丛林法则。在此背景下,新安保法案得以在众议院强行通过;鸠山由纪夫在韩国的“勃兰特式”下跪谢罪,反被日本网民骂为日奸;安倍晋三的二战谈话也便毫不出人意料地充斥粉饰与狡辩,未见诚意……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12日在参观首尔“西大门刑务所”博物馆时,在追悼碑前跪地祷告。

日本的政治右倾化,令四邻不安,也给自身制造着危险。这正是人们批评日本忘记历史教训的缘由,也凸显要求它正视历史的正当性。

右翼政治的理想土壤

政治的左右翼之分,滥觞于18世纪法国大革命。1792年创建的国民公会上,代表保守势力的吉伦特派坐于议席右侧,代表激进势力的雅各宾派坐于左侧,自此产生左翼和右翼的概念。

日本的右翼势力有其特殊性,不能以一般国家右翼的“保守”概念加以概括,而须注意其极端民族主义与极端国家主义的危险内涵。

这种特殊性,来自于“神国日本”精神基础上的大日本主义与大亚细亚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天皇制度相呼应,不仅具备深厚的历史根基,而且持续影响着当下日本社会。

二战前,相当数量日本人坚信,日本是神的国家,天皇是神的子孙。不同于绝大多数君主制国家,在日本,天皇制度从未被推翻,这为神国思想和皇道主义打了气。

日本裕仁天皇

以“尊皇”为正当性,日本历史上的多数血腥政变和暴力事件得到美化乃至推崇。明治维新后,在吉田松阴、福泽谕吉等革新派思想家的推动下,侵略战争和扩张行动也被视为正义之举,蔑视亚洲其他国家成为政治思想主流。其他国家人民的生命被看作先天的低下,这部分解释了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等暴行所发生的哲学动机。

政治学家丸山真男对日本右翼势力的归纳包含:对国家的忠诚高于一切;抵制反战和平运动与赞美“武德”;提倡国家使命感。这大概正是靖国神社阴魂不散,尽管饱受诟病,但政客仍车马络绎不绝的“道理”。

美国的“培植之功”

二战之后,美国对日本政治体制进行改造,试图将其带入民主化。然而,出于地缘政治考量,改造并不彻底。美国占领当局没有废黜日本天皇制度,也没有对发动战争的日本企业采取毁灭性打击。

相反,为了朝鲜战争需要,美国要求日本军工企业开工生产。正是由于美国的绥靖政策,使日本经济很快起死回生,也使得包括众多战犯在内的右翼政治势力,没有得到彻底清算,流毒贻害至今。

1955年,日本自由民主党成立大会。 资料照片。

左翼和右翼(中国左翼和右翼)

不仅如此,为围堵亚洲共产主义运动,美国在日扶持右翼政治势力,打压左翼,导致日本左、右翼力量极度不均衡。在美国占领当局和日本财阀势力的共同支持下,政治理念均倾向保守的自由、民主两党最终联合,形成一党独大的自民党,一度连续执政长达38年,也为右翼政治势力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保护伞。

“利好”因素不断浮现

进入21世纪后,日本政治右倾化似乎迎来“春天”。朝核阴影、反恐战争、美国重返亚太谋求遏制中国等国际因素,为日本的“政治大国梦”制造契机。

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不断突破“专守防卫”限制,把自卫队派往海外,逐步蚕食和平宪法。更危险的是,在政坛上层,多数国会议员赞成不同程度的修宪,经济界也公开要求为武器出口禁令松绑。

安倍晋三二度当选日本首相后,加快早日摆脱战败国地位、成为“正常国家”的步伐。宪法第九条的“放弃战争”条款,在他眼里是绊脚石。日本国会众议院今年7月16日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明确规定允许日本自卫队赴海外参与战斗,可谓是他的“清障战果”,是对和平宪法的重大挑战。

日本民众游行示威反对日本国会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 资料图片。

这挑战的背后,也是右倾势力抬头的集中体现,起码是在代表政治核心力量的众议院,坚持和平宪法的阵营已经逐渐失去制约力量。

在这之后,经过智囊团的反复斟酌,8月14日的安倍讲话,未显新意。人们不难看出,他的“痛切反省”和“衷心道歉”纯属客套应酬,战后一代“不能再背负继续谢罪的宿命”才是他想要说出的内心强音。这声音,也是他对右翼势力的深情喊话,表明了他的真正立场。深悉自己获得右翼势力的支持,也正是他种种倒行逆施的底气所在。

身处风云难测的岛屿,日本政治包含功利和高度现实的成分,在国际关系上则体现为无原则地敬慕强者、鄙视弱者。这种功利心或可得逞一时,难以期之万世。政治右倾化趋势倘得不到扭转,日本重走战争回头路的危险便会加剧,这无益于中日关系走向,无益于地区安全角势,也无益于日本自身。日本民众,必须警惕。亚洲诸国,乃至这个国际社会必须警惕。

作者简介:

张宁说,15年的记者生涯,似乎在不断演绎一路向西的桥段,仍只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初级实践。

2002年至2014年,张宁在10余年间,五度转场,先后在巴基斯坦、澳门、阿富汗、伊拉克和香港驻站。尽管从业经验丰富,遗憾一直未能“冲出亚洲”。

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拉克这三个堪称危险国度的摸爬滚打,令他的肌肉变硬,心肠变软,略悟生命脆弱而宝贵的意义。

2004年东南亚海啸、2011年美国撤军伊拉克、2015年尼泊尔地震……这些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张宁都在现场,见证历史。可以说,更多时候他的记者生涯与爆炸、枪击和灾难相伴,与此同时,他也试图找寻这个世界何以变得如此恐怖和异常的答案。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仍不安宁,战乱、恐怖、灾难、灾害,几乎无处不在,今有幸借助亚太日报这一新媒体平台,与朋友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帮助朋友们了解己身足迹尚未达到的领域,这是我最大的欣慰。”

张宁说,这些对战地经历的回顾,绝无自傲自矜成分,更多地是想和同侪分享内心交织的悲欣,共同为尚在硝烟里煎熬著的兄弟姐妹祈福。过来人的心从未离去,仍与你们相伴始终。

责任编辑:李梦歌

左翼和右翼(中国左翼和右翼)

发表评论

陕ICP备2022006270号-1 网站地图 抖音真文案网